
诚者,天之道也,思诚者,人之道也。
深谙此道,河南心连心吊装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:心连心吊装)以诚信为根本,以班组建设为抓手,不断穿越行业周期,稳稳立足于当地市场。从小小的班组到拥有上百台专业设备,心连心吊装经过30多年的发展,已经成为河南以及周边地区,在起重设备、吊装方案等方面,极具竞争力的企业。几经市场波动,如今的心连心吊装,早已经走过最初的“拼设备规模”阶段,转而在“吊装工法工艺”上潜心打磨,同时不断提升管理、运营能力,提高服务标准,在“价值竞争”上,力求打造行业新标杆。“我们不打‘价格战’,打‘价值战’。根本原因在于,我们很早就意识到,客户的核心需求是施工的安全保障和高效完成作业。我们要和用户达成可持续的,良好的合作。”对此,心连心吊装总经理原培国强调,“我们和徐工合作设立了客户服务中心,旨在为市场培养专业的吊装人才,从而规范市场,为行业贡献一份力量。”

吊装行业竞争力,软实力高于硬实力
“企业经营的好与坏,不能归结于市场,要向自身找原因,看企业是否有核心竞争力。就像开饭馆一样,能不能留住客户要看有没有拿手的好菜。”原培国比喻道。
在原培国看来,吊装行业看起来门槛不高,但实则却是一个对经验值、综合竞争力要求越来越高的行业。近年来,随着中国基建市场的大发展、大跨越,越来越多的项目,导入了更先进的工法。“甚至很多工法,都是中国企业进行原创的,全球领先的。”对此,原培国感慨道。

作为施工吊装企业,未来紧紧跟随市场需求,原培国亲力亲为,在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上,亲自督导,狠抓细节。对此,原培国分享了四方面内容,包括安全管理,让客户信任和安心;运营流程和技术方案科学,确保作业高效、成功交付;设备的性能、可靠性和实用性;丰富经验和强大实力,应对特殊环境和工况。“软实力高于硬实力,公司无论规模大或小,能展现给客户的只是几台车,而它们的操作流程、技术能力的服务标准取决于公司的整体组织能力,组织能力的核心就是人力资源建设,标准化复制,是重中之重。”原培国说。心连心吊装重视通过技术能力保障为客户创造价值,除了车长的专业能力极强之外,项目还会配备安全员和指挥,让客户安心。此外,数字化技术的运用也增加了服务的品质。

构建“数字化”竞争力,实现高质量发展
近年来,中国吊装行业发展陷入波动,但这并未影响原培国在提升企业吊装竞争力体系上的投入。为提升吊装效率和质量,近期,心连心吊装投资200多万建设可视化“智慧指挥中心”,从而对全国各地的车辆作业情况、违章安全监管和数据采集实时监控。原培国表示,“我们只要坐在指挥中心,就可以和全国各地车辆进行人机对话,还能监控作业关键环节。”目前,在风电安装项目,工地已全部进行“智慧工地”。接下来,心连心吊装将进一步实施精益管理,实现从前期的线索到最后的回款,全流程数字化。“这是集团信息化部门为我们量身打造的。2024年年底将投入第二期的‘智慧建设’,公司整体将是透明的数字化运营。” 原培国说道。对于一些特殊工件的吊装,心连心吊装做完方案以后,还会进行三维仿真,即通过数字运行软件进行模拟,进行风险评估。诚然,技术带给吊装服务加持已经成为行业竞争力之一。

打造“人才”核心竞争力,推动行业健康发展
目前,中国吊装行业虽然暂时处于低迷,但未来空间依然向好。以市场脉动为导向提前布局,心连心吊装根据河南新乡、新疆、江西九江三大运营基地的业务规划,继续采购了一批大吨位汽车吊和履带吊。设备规模不断扩大,面对市场新一轮上升周期,原培国将人才培养和积极性调动,当做重要课题。“一方面,我们要打造设备管理能力;另一方面,我们更要打造业内最专业、竞争力最强的吊装施工专业人才队伍。”原培国这样规划道。为此,心连心吊装特别制定了一套机手激励计划,以求让全员形成“主动提升”的内驱力,保证工程的质量和效率。典型的例子是,“汽车吊按单机核算,超出指标以外的收益,公司和司机直接分成。而履带吊是车长和项目的产出直接挂钩,项目收益越高,他们的收益也更高。”对此,原培国解释道。此外,对于大型千吨级的履带吊,心连心吊装推出了以车长名字命名的举措。“我们希望能够最大程度,增加公司和每个员工之间的粘性,真正做到让员工感觉到归属感。”原培国强调道。为了给员工提供更有力的学习平台、提升平台,心连心吊装特别建立了“司机之家”,不仅包括展厅,还有培训厅等,通过模拟驾驶设备,司机能够持续学习交流和提升。几经调整后的中国吊装行业,正在进入新的发展极端,竞争模式也随之升级。“面对新环境,心连心也要加速推进自身核心竞争力切换和升级;同时更要尽一己之力,推动中国吊装行业走向规范化、标准化,实现可持续发展。”原培国坚定地表示。